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觀新藻礁的守護者

  今天課堂上邀請了潘忠政老師來演講"觀新藻礁的守護者"。近幾年來,在很多的環保社群為各機關團體做環教導覽觀音藻礁的同時,也細心觀測藻礁區的生態變化,警覺藻礁區正被各式不當的人為開發所影響。幾年前觀音海岸 曾 有集體出現300隻以上保育類的「唐白鷺」,現在難尋其蹤;而原先還可以看到牡蠣,現在則連綠牡蠣都看不到了。生物的多樣性與數量都在急速減少中。
  零星的小型破壞如:越野車馳騁礁體、海釣場埋管取水、民眾鑿礁抓蟹螺等較輕微的傷害,地方團體透過勸導通報都還可以控制,唯獨以下兩個關鍵因素非政府單位施展魄力無以改善:第一是藻礁區的漂沙淤積日益增厚,導致藻類附著生長的環境被破壞,藻類難以存活,棲地的食物鏈底層崩解。原因可能是小飯壢溪口北岸台電大潭電廠及多個海岸突堤引發的海流變異所造成。第二是附近連綿的工業區帶來的廢水汙染,讓藻礁區的生態遭受重大危害。由南向北算起,大潭工業區、環科工業區、桃科工業區、觀音工業區、大園工業區等所排放的廢水之毒與量之大,難以評估。
  聽了今天潘老師的演說,讓我更了解的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今天的課堂上放了千甲記錄片,千甲是一個原住民居住的部落,因之前的原住民多半的工作都是以付出勞力居多工作,經有一群有心人將千甲農場所經營的模式為推擴為「社區協力農業(CSA)」,就是在一個區域內有一農地,農地提供作物給區域內的人們,人們以不同方式支持農地當作回饋,彼此之間有一個承諾在,並互相承擔各種風險。
   此方式至少有幾個好處:第一,運輸距離短;第二,農場離消費者不遠,可隨時“突襲檢查”看是否有使用農藥等問題發生,可節省部分的認證費用;第三,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直接對話,少一層剝削;第四,菜色多元。
   如此,在一個城市裡若能多幾個社區協力農場,可解決台灣糧食自給率過低的問題,也會因為生產者與消費者共同承擔因天災帶來的損失,不會有收支起伏過大的問題。而建泰大哥也希望技術不藏私,並將技術做到最簡單,在將來新農場要成立之時,可以輕易複製成功。原住民本身擁有非常豐富的野菜知識,甚至可以以野菜入菜單,或者是帶進原住民的食物,都是可被期待的。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我們的能源未來

     今天課堂上邀請了汗得學社的社長"胡湘玲"小姐來分享我們的能源未來。胡湘玲博士分享到過去幾年,她將心力投注於再生能源的實踐。她同時也在世界各地發起尊重自然與協力造屋。她認為蓋房子是件有趣的事情,蓋房子的背後有著很大的意義,需要靠彼此的互助合作才能完成。蓋房子是一個協力的過程,從建材的選用,內部的裝潢與設計,都是要和別人互相溝通、交換意見,才能夠進行下去,因此透過協力造屋能讓人更加了解,如何從蓋房子的過程中來節約能源。
    節約能源不只能從日常生活中的小地方著手,還可以在設計房子的時候加些巧思,善用一些環保建材,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節能減碳愛地球,更可以住得舒適。她也推薦了一個可以讓大家親自體驗蓋房子的活動,如果你想體驗蓋房子的過程,不論你沒有建築類的相關知識,憑著參與者的力量與合作,運用適當的知識與技術,你也可以蓋出能夠呼吸、透光、節能、舒適的好房。在能源革命的時代,汗得學社從經濟、社會與文化的面向,提供適當策略與科技,以能源建築實踐永續未來。協力造屋是汗得的溝通方式。每一個參與者都能發現夢想與熱情、體驗居住與能源的手作感、在舊傳統中實踐新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