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從微電影談社交網路影音革命

         今天課堂邀請了育達的老師弘正,談"從微電影談社交網路影音革命"行政院研考會於2008年12月發表數位落差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台灣12 歲以上的民眾中,網路使用者已達1370 萬人,比例近七成,使得網路族群的面面觀開始受到廣泛重視,其中關於擬社群的參與度,更是隨著社會媒體(social media,亦稱社交媒體、社群網站)的快速風行而引發熱烈討論。所謂虛擬社群,又稱為網路社群,是指「由網際網路所衍生的社會聚合,是一種具有足夠的人際情感,讓人得以建立人際關係的網絡」(Rheingold, 1993)。網路使用者基於興趣參與虛擬社群的互動(Christopher and Adler, 1998;Inbariaet.al., 1999),藉由電腦螢幕上的文字進行各種活動,像是尋找朋友、交換話題、參與哲學討論、做生意,甚或發展出人際關係(Hagel & Armstrong, 1997;Rheingold, 1993)。人際互動本來就是人類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面向,網路社群的發展,使人們的社會網絡似乎開始由線下(off-line)步入線上(on-line),實際社會網絡與虛擬社會行為間的關係如何,成為一個饒富趣味值得深入討論的議題。本研究即嘗試從網絡理論自我中心的觀點,透過社會網絡理論來探討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網絡對於參與虛擬社群涉入程度的影響,檢視個體在虛擬社群的涉入程度是否因其所處社會網絡的特性而有別。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協力造屋的社會運動經驗
     今天課堂上邀請了汗得學社的韋仁正先生來分享我們的能源未來。分享到過去幾年,將心力投注於再生能源的實踐。同時也在世界各地發起尊重自然與協力造屋。認為蓋房子是件有趣的事情,蓋房子的背後有著很大的意義,需要靠彼此的互助合作才能完成。蓋房子是一個協力的過程,從建材的選用,內部的裝潢與設計,都是要和別人互相溝通、交換意見,才能夠進行下去,因此透過協力造屋能讓人更加了解,如何從蓋房子的過程中來節約能源。
    節約能源不只能從日常生活中的小地方著手,還可以在設計房子的時候加些巧思,善用一些環保建材,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節能減碳愛地球,更可以住得舒適。也推薦了一個可以讓大家親自體驗蓋房子的活動,如果你想體驗蓋房子的過程,不論你沒有建築類的相關知識,憑著參與者的力量與合作,運用適當的知識與技術,你也可以蓋出能夠呼吸、透光、節能、舒適的好房。在能源革命的時代,汗得學社從經濟、社會與文化的面向,提供適當策略與科技,以能源建築實踐永續未來。協力造屋是汗得的溝通方式。每一個參與者都能發現夢想與熱情、體驗居住與能源的手作感、在舊傳統中實踐新思惟。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觀新藻礁的守護者

  今天課堂上邀請了潘忠政老師來演講"觀新藻礁的守護者"。近幾年來,在很多的環保社群為各機關團體做環教導覽觀音藻礁的同時,也細心觀測藻礁區的生態變化,警覺藻礁區正被各式不當的人為開發所影響。幾年前觀音海岸 曾 有集體出現300隻以上保育類的「唐白鷺」,現在難尋其蹤;而原先還可以看到牡蠣,現在則連綠牡蠣都看不到了。生物的多樣性與數量都在急速減少中。
  零星的小型破壞如:越野車馳騁礁體、海釣場埋管取水、民眾鑿礁抓蟹螺等較輕微的傷害,地方團體透過勸導通報都還可以控制,唯獨以下兩個關鍵因素非政府單位施展魄力無以改善:第一是藻礁區的漂沙淤積日益增厚,導致藻類附著生長的環境被破壞,藻類難以存活,棲地的食物鏈底層崩解。原因可能是小飯壢溪口北岸台電大潭電廠及多個海岸突堤引發的海流變異所造成。第二是附近連綿的工業區帶來的廢水汙染,讓藻礁區的生態遭受重大危害。由南向北算起,大潭工業區、環科工業區、桃科工業區、觀音工業區、大園工業區等所排放的廢水之毒與量之大,難以評估。
  聽了今天潘老師的演說,讓我更了解的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今天的課堂上放了千甲記錄片,千甲是一個原住民居住的部落,因之前的原住民多半的工作都是以付出勞力居多工作,經有一群有心人將千甲農場所經營的模式為推擴為「社區協力農業(CSA)」,就是在一個區域內有一農地,農地提供作物給區域內的人們,人們以不同方式支持農地當作回饋,彼此之間有一個承諾在,並互相承擔各種風險。
   此方式至少有幾個好處:第一,運輸距離短;第二,農場離消費者不遠,可隨時“突襲檢查”看是否有使用農藥等問題發生,可節省部分的認證費用;第三,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直接對話,少一層剝削;第四,菜色多元。
   如此,在一個城市裡若能多幾個社區協力農場,可解決台灣糧食自給率過低的問題,也會因為生產者與消費者共同承擔因天災帶來的損失,不會有收支起伏過大的問題。而建泰大哥也希望技術不藏私,並將技術做到最簡單,在將來新農場要成立之時,可以輕易複製成功。原住民本身擁有非常豐富的野菜知識,甚至可以以野菜入菜單,或者是帶進原住民的食物,都是可被期待的。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我們的能源未來

     今天課堂上邀請了汗得學社的社長"胡湘玲"小姐來分享我們的能源未來。胡湘玲博士分享到過去幾年,她將心力投注於再生能源的實踐。她同時也在世界各地發起尊重自然與協力造屋。她認為蓋房子是件有趣的事情,蓋房子的背後有著很大的意義,需要靠彼此的互助合作才能完成。蓋房子是一個協力的過程,從建材的選用,內部的裝潢與設計,都是要和別人互相溝通、交換意見,才能夠進行下去,因此透過協力造屋能讓人更加了解,如何從蓋房子的過程中來節約能源。
    節約能源不只能從日常生活中的小地方著手,還可以在設計房子的時候加些巧思,善用一些環保建材,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節能減碳愛地球,更可以住得舒適。她也推薦了一個可以讓大家親自體驗蓋房子的活動,如果你想體驗蓋房子的過程,不論你沒有建築類的相關知識,憑著參與者的力量與合作,運用適當的知識與技術,你也可以蓋出能夠呼吸、透光、節能、舒適的好房。在能源革命的時代,汗得學社從經濟、社會與文化的面向,提供適當策略與科技,以能源建築實踐永續未來。協力造屋是汗得的溝通方式。每一個參與者都能發現夢想與熱情、體驗居住與能源的手作感、在舊傳統中實踐新思惟。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從個人生涯經驗談獨立書店志業的開創

      今天課堂上請來廖英良先生談"從個人生涯經驗談獨立書店志業的開創"。老實說我從來就沒聽過什麼叫做獨立書店,這個名詞在我的生活中是空白的,從前逛書店的經驗其實大部份都是打發時間,選擇的也是排行榜的暢銷書,從來也沒有把重心放在書店的歷史。

  廖先生分享了很多他當時接下書店到現今18年的故事,我很佩服他當時接下書店的勇氣,年紀輕輕卻能立志要管好書店,我想某部份來看接下書店也是一種挑戰自我的表現吧!廖先生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創業的故事跟同學們分享,包括經營書店時遇到的低潮,但低潮沒有將他打倒,反而越挫越勇,想辦法將書店轉型來求生路,一直到現在,我想只要有心再多幾個18年書店仍會存在。

 
  但聽了廖先生的故事後,一直有個疑問?廖先生一再強調,經營書店的困難讓他的生活不富有,難得廖先生沒有遇到養家的現實問題嗎?能為了自己創業是多數人的夢想,但想到現實生活的問題,卻不得不退步。而頓時"勇氣"也只是一瞬間。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低價的代價

       今天課堂上播放了"沃爾瑪效應"的記錄片,片中描述最大的連鎖超商沃爾瑪的低價模式和購物郊區化。
  片中說明了沃爾瑪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把大家每天所需要的東西,用很便宜的價格賣出,用這種低價去賣,客戶就會自動送上門來。沃爾頓把公司的成本控制在最低,也要求供應商能節省一些,把產品的售價降下來。沃爾瑪稍具規模之後,在郊區提供的商品之豐富、價格之低廉,因而得以在這些區域快速成長。他們對供應商的要求,也就成為經營事業的方式,絕不放過每個省下一分錢的機會,成為一種企業文化,包括從設計、包裝、人工、物料、交通、甚至於店裡的庫存。就是這種源源不絕的節儉精神,不斷質疑、不斷施壓,所以創造出沃爾瑪效應。
  當沃爾瑪新進入一個區域,開始販售食品雜貨時,他們為客戶帶來了低廉的價格,同時透過競爭,把附近既有的食品雜貨店的售價也壓了下來。當沃爾瑪或其他大賣場,到小鄉鎮上設點時,會改變當地的購物習慣,並且對當地傳統商業區的商家,產生嚴重威脅。一家大型的零售商,可以運用客戶力量,長期對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產生壓制力量。
  沃爾瑪經濟所形容的公司,工作充滿了陷阱:薪水低、福利差、工作呆板、沒有尊嚴、也沒有未來。在沃爾瑪經濟裡,消費者通常會因為東西便宜而買了太多。我們成了低價慾望的奴隸。薪水低福利差的工作環境,沃爾瑪一天二十四小時,一星期七天,全年無休,你隨時都可以開車進去沃爾瑪買些東西。這種經濟狀態已經遠遠越過美國邊界,到達許多國家,而這些國家的名稱就印在我們所購買的商品上。在那裡,有無窮無盡的農民,排隊等著一天十美元或五美元的工作。
  站在經營者的角度不得不佩服沃爾瑪的創業理念,但站在為沃爾瑪工作的員工和其它鄰近的商家來看,不得不說低價的代價真的太大了。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電子碩專二 10176601 林雅雯 從大埔 

          今天的數位包容與實踐課程請來了新竹"自然農俱樂部"的詹武龍先生來談論"從大埔 
  事件看台灣永續-環境,糧食,經濟與憲政危機"其實一直以來沒有特別去了解都市計劃及徵收
  房屋的過程,至到今天課堂上經過詹先生的陳述才知道原來大浦案的始末:
苗栗縣政府決定擴大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強制徵收大埔農地,但遭居民反彈,苗栗縣長劉政鴻還因此動用了警力,以怪手毀壞即將收成的稻田,大埔事件涉及都市計劃及土地徵收制度,基本人權一定都不受到尊重,強占稻田、強拆民屋,殘害人民生存。
        聽了今天的演講突然想起了很小很小的時侯,我的外公家...哪個充滿回憶的地方,有一天媽媽告訴我:外公要搬家囉!那時還懞懂,不知道為什麼這麼突然,原來外公家被政府徵收了,為了要蓋高速公路,不知道外公當時的心情如何,但我想是無奈的吧!由其在知道徵收的過程竟是如此不尊重人權,對於被徵收的地不僅僅是一塊地皮,那是別人好幾代人的心血,也是他們長年衣食所依靠的、他們所感恩的土地。
   
  政府確像強盜一樣的,貼了張公告就要取人,這不就是強奪嗎?《區域計畫法》明定,徵收土地必須要取得開發土地及建築物的權利證明文件。但大埔農民根本未繳交權狀,縣政府就已經將土地所有權轉到「苗栗縣政府」名下,苗栗縣政府官員強搶民地已經到了無視於法律,劉政鴻罔顧法律程序、社會正義、強搶民地。這種佔地為王的粗暴姿態,令人民不禁想問,難道台灣是可以任其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