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雨林咖啡,公平貿易與世界公民教育

  對很多人來說,「蘇門答臘」這四個字唯一的具體連結是極具盛名的「曼特寧咖啡」,除此之外,蘇門答臘只是一個空洞遙遠的地理名詞。這島上的熱帶雨林怎麼消失的? 我曾在她上空,眼望著三千英尺之下的地景,乃是沒有盡頭延伸的熱帶種植園。荷蘭人(以及英國人)在這個島上實行的殖民經濟,數百年來,就是一片片將熱帶雨林砍伐蹂躪,變成一片片大規模單一種植的油棕櫚園,橡膠園,柚木園可可園。當然,一定也包括了咖啡園。這些物資數百年來養大了帝國主義的經濟,其代價是人類共同自然資產-熱帶雨林的消失,以及,一代又一代印尼人民的勞動剝削和悲慘奴役。
  所以,咖啡有原罪嗎?很難說沒有。為何挑選這一個工具,是因為那是很多咖啡生產地農民數百年來賴以維生的途徑。我們要改變,是從「公平貿易」咖啡的形式入手。在台灣所銷售的公平貿易咖啡,幾乎都購自於西方,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直接地到產地的農村去開始第一線的經營。也就是說,我們跨國到印尼去,對當地的農村結構、農民生活、交易型態開始觀察,並且切入開始合作,一方面在台灣開始發聲敘說另一種「國際觀」,另一種「消費可以改變世界」的模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